伴随着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被称为G7的工艺正在悄然兴起。它由美国的胶印商业印刷规范组织(简称GRACOL),结合CTP的多年实践,探索总结而成。它是以控制灰平衡为主的一种新的印刷工艺,其目的就是要在CTP的帮助下,实现商业胶印的“同貌”效果。
G7与传统印刷工艺的比较
G7工艺是在GRACoL(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Applicationsin Commercial Offset Lithography)组织的支持下开发出来的一种打破传统的工艺方法。G7工艺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分光光度计,对印张上的中性灰平衡进行测量控制,并以一个新NPDC曲线(Neutral Print Density Curve)来匹配图像的视觉效果。其中G代表要校正的灰色(Gray)值,7则代表7个在ISO12647-2印刷标准中定义的基本色:青、品红、黄、黑、红、绿和蓝。
G7工艺与传统的印刷工艺相比,主要区别表现在原稿颜色的复制重点是图像的亮调和中调,并通过对灰平衡的控制(主要是对亮调范围HR、亮调反差HC和暗调反差SC3参数的Lab值进行控制)来实现,而传统印刷工艺则以实地密度和网点扩大作为主要的控制对象。
G7的五个突出优点
1、灰平衡印刷密度曲线NeutralPrintDensityCurve(NPDC)
G7中控制印刷质量不使用TVI(网点扩大)曲线,而是采用其独特的中性灰印刷密度曲线NPDC。它是基于GRAC0L专门设计的文件Press2Proof来进行的,其横坐标为P2P中所设定的网点百分数,纵坐标为印刷后的密度值。NPDC曲线有两种:一种是CMY叠印的三色灰,另一种是单黑。对于商业印刷来说,一般叠印的最大密度都会在1.37~1.90,即在NPDC图中黑实线的上方扇形区。此时50%C.40%M、40%Y处的中性灰区域的相对密度均为O.54。这些曲线真正开始分叉,多在0.6处,即孟塞尔明度值约为第5.8级的地方,就可以充分保证人眼最敏感的10~6的明度值得到很好复制。这样,即使实地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变化,其亮调和中间调也必能得到完美再现。NPDC曲线就是在不同实地密度下的特性复制曲线。有了NPDC,HR就有了保证,不同材质、不同实地密度下的同貌复制才得以实现。
NPDC曲线是结合P2P样张来完成的。在G7最新印刷工艺方法—G7中,需要测量的NPDC有两条:一条是CHY的三色组合曲线,另一条是单黑色版的NPDC曲线。分别用P2P的第四和第五列数据来完成。NPDC主要作用是调整RIP输出网点值,强调的是输出曲线的调整在最大密度的前提下,保证在所有的纸张上印刷时50%C、40%H、40%Y处密度是定值O.54。将上述C、M、Y和K的NPDC校正结果,作为RIP或校正设备赋新的目标值。有些RIP设备需要输入“测量后”的值,而不是“所需要”的值.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新的目标值就是经过校正后每个曲线点都应该得到的值。
2、分光光度计代替密度计成为主要测量手段
在G7工艺中,将分光光度计引入到过程的控制管理中。
对中性灰的评判,用的是色度坐标值a*、b*和明度值L*来表征人眼的观察效果。Lab值构成一个均匀的三维颜色空间,其优势是能将在视觉上感觉到的两个颜色差异用颜色模型中两点的距离来表示。在这里,当ΔE=1时,是人眼可以分辨出的最小的色彩差异。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数值,如密度值、网点扩大等,可由光学公式计算出来。分光光度计是通过样品反射(透射)的光能量与同样条件下标准反射(透射)的光能量进行比较,得到样品在每个波长下的光谱反射率,然后利用CIE提供的标准观察者和标准光源,按下式进行计算:
从而得到三个刺激值X、Y、Z,再由X、Y、Z按CIEYxy、CIELab等公式计算色坐标X、Y、CIELAB色度参数等,印刷过程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控制,使人眼的视觉效果可以直接反映到数值上,完成更科学、更精确的复制。在传统印刷中,最常使用的工具是密度计,由于其价格低廉、并且使用方便,所以在工厂中的普及率较高。密度计能够测量实地密度、网点的积分密度,通过测控条还能够测量出网点扩大、相对反差,但密度与孟塞尔值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例如,密度的大小与明度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曲线关系。而在色彩的评价上,其滤色片的响应数值与人眼的观察相差甚远。所以,密度计无法模拟人眼的观察力,密度值也不能反映出人眼的视觉效果。所以,在G7工艺中,采用分光光度计作为主要的测量设备,这就颠覆了传统印刷质量控制工艺的基础,使得G7质量控制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3、暗调反差ShadowContrast(SC)
在G7中,不使用印刷相对反差K而是用暗调反差SC。SC在印刷过程中或印刷完成后,可以对暗调的灰平衡进行快速检查。SC有两个数据:一个用于CMY的灰平衡,另一个用于单色黑。三色灰的SC,其三色组合为(75C,66M,66Y),单色黑的SC,其网点百分数为75K,他们的相对密度值都取决于实际的SID。事实上控制一个实地密度和HR值已经足够了,再增加控制暗调SC值,对印刷控制的要求就很高了。通常来说,一般的印刷生产商,不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技术要求,在一些特定的高质量印刷中采用控制暗调SC值,普通情况只要控制HR就能满足要求了。
4、亮调范围HighlightRange(HR)
传统的印刷质量控制手段无法使新闻纸的印刷效果追上铜版纸,主要是因为新闻纸纸质差,铜版纸纸质好,导致印刷时的实地密度不一样。铜版纸印张的反差能达到1.7,而新闻纸印张才1.4左右。常规印刷控制,通常控制的是实地密度,实地密度值减小,其余的所有部分也都随之而线性减小,新闻纸印刷和铜版纸印刷的线性压缩一样。如果将HR定为常数,实际起到了对新闻印刷进行一种选择性的压缩作用,那就是保持中亮调,压缩暗调,G7就是这样做的。在商业印刷中,不管任何承印物,G7的要求就是:中间调灰色处,即50%C、40%M、40%Y处,其相对密度值是0.54,色度是0~2。由于中间调的密度和颜色有了保证,中亮调处的密度变化也就有了保证,牺牲的只是人眼反应迟钝的暗调,因而实现了不同承印材料的“同貌”印刷。在保证最大密度的前提下,保证在所有的纸张上印刷时50%C、40%H、40%Y处的密度是定值0.54。由于暗调不是复制的重点,因此,反映暗调区变化的印刷相对反差K值,就不作为衡量标准了。
G7的控制点HRA在哪里呢?从图中密度与孟塞尔的明度关系中不难看出,密度为0.54的HRA,几乎就处在孟塞尔明度的第六级上。
从上图曲线上不难观察到,斜率最大的曲线段,就在孟塞尔明度值的10~6级处,也就是密度值在O~0.54处。因此,这个HR点代表的就是人眼视觉观察的一个转折点。从该点向左,人眼感受力较强,表现为很短的曲线对应4级明度感受;而向右,则观察力渐趋迟钝,表现为很长的曲线对应6级明度感受。所以,0~0.54的密度段是我们在印刷时需要重点保护的图像部分。亮调范围单独测量,它在印刷过程中或印刷完成后,可以对中间调做快速检查。在G7中,它取代了TVI,进行整体明暗度和灰平衡的检查。HR有两个数据:一个用于CMY的灰平衡,另一个用于单色黑。三色灰的HR,其三色组合为(50C、40M、40Y),单色黑的HR,其网点百分数为50K,它们的相对密度值分别为0.54和0.50。亮调范围HR也是G7控制工艺中的核心控制部分,是其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最需要控制的参数。
5、亮调反差HighlightContrast(HC)
亮调反差HC在印刷过程中或印刷完成后,可以对亮调的灰平衡进行快速检查。HC有两个数据:一个用于CMY的灰平衡,另一个用于单色黑。三色灰的HR,其三色组合为(25C、19M、19Y),单色黑的HC,其网点百分数为25K.他们的相对密度分别为0.25和0.22。